金属
通则:
金属应耐腐蚀,也可经过电锻或加工处理达到耐腐蚀要求。禁止使用汞或汞化合物。除触点外,禁止使用镁或镁合金。
电镀层
电镀层应符合下列规定:
a) 禁止使用纯锡镀层,允许使用铅含量至少为3%的锡-铅镀层。其他锡合金的使用应经鉴定机构批准。
b)禁止使用纯锌镀层。
c)禁止使用纯镉镀层。
不同的金属
当不同的金属相互直接接触使用时,应具有防止电解和腐蚀的措施。能导致活性电解腐蚀(特别是黄铜、紫铜或钢与铝或铝合金的接触使用)的不同金属不允许接触使用,但允许对不同的基体金属进行金属喷涂或电镀,以提供相同或合适的接触表面。不同金属的接触使用应符合6.4的规定。在气密密封情况下,底座材料与罩壳材料之间的电位差应小于0.25V.
电磁线
使用的电磁线应保证使继电器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性能要求。电磁线应符合相应的电磁线标准要求。
接口与结构
电磁继电器:
本规范中对于延时电路在电磁继电器外部的混合继电器,电磁继电器(安装方式、紧固件和引出端形式除外)应已按相应的详细规范经受过试验并经鉴定合格;对于延时电路在电磁继电器内部的混合继电器,电磁继电器在设计与结构上应相似,并应采用基本相同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制造,同一个型号的规格系列应按相应的通用规范经鉴定合格。在连接延时电路之前,电磁继电器应在室温下的氮气环境中进行3 000次机械运行(不监测),若无其他规定,循环速率应为(600士100)次每分钟。
电子元器件
所有有源器件应气密封或应封装在一气密封外壳内。继电器内部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可按GJB 2438A-2002的附录C.2中相应规定进行评价。
外壳
外壳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能承受在装卸、运输、储存和安装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操作,而无零部件的机械故障或变形。外壳不应作为电路的一- 部分,但可作为磁路的一-部分。外壳或外壳的永久性固定件应提供作为电气接地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