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设正常上天后还有一部分卫星出现故障,这里只假设是动力系统出现故障。之所以如此假设是因为考虑到卫星的离轨,如果动力系统出现故障,SpaceX是有责任把这些卫星移除的,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。这个故障率按1%计算,总数量4.3万颗星,有接近430颗星需要移除轨道或者延长其寿命。这些卫星由于已经工作一段时间,对于星座建设方而言,其直接经济价值已经不高,但是其紧迫性远远大于那些在低轨道出现故障的卫星,必须被移除,否则直接影响轨道安全。按照上面的估计,其每年带来的价值在1-2.5亿人民币左右。
这些卫星给星座建设方带来的直接收益很有限,理论上可以被直接放弃然后补星即可;但是出于太空安全的考虑,这些卫星离开这个轨道再入大气层或者使其恢复离轨能力,又是非常紧迫的。否则一大群不受控的卫星出现在这里,是非常危险的,出现事故造成的损失将是极其巨大的,且出现事故后再处理付出的代价也是异常昂贵的,可能也几乎无法100%处理干净。所以,这是非常紧迫的。虽然对于Starlink卫星而言,由于其巨大的太阳能帆板和550km左右的轨道,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再入,但是哪怕多一天不可控因素都是危险的。就像公路上全是自动驾驶,大家早早规划好了路线,出了点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事,但是万一出点岔子,那这整条道路都面临瘫痪的危险。
所以,昨天讨论的关于星座建设与在轨服务的关系,重点应该放在移除不可控因素这方面。关于太空垃圾的处理,我觉得有意思的一点是:太空垃圾,谁负责出钱处理?如果是星座建设方的卫星坏了,理论上应该由这些星座建设公司尽可能快的主动处理掉。但是目前有没有强制要求他们这座的太空法规呢?没有,只有一条不痛不痒的25年内离轨或者进入坟墓轨道的政策,真的是不痛不痒。当然,对于低轨通信星座而言,实际掉落也不需要那么久,应该在几年内可以再入,但是也相当于在这个轨道上连续几年埋雷。
关于25年还是5年, Space News在2020年报道了NASA轨道碎片项目办公室的首席科学家J.-C. Liou的说法,大致意思是目前25年仍然是有效的。如果大家不在基线情境下遵守这个规则,那么在未来200年内,会增加330%的碎片量,如果90%的人遵守这个规则,那么同期的增幅将下降到110%。如果换成5年,90%的人遵守,在200年内将低至100%,非常有限。另外他强调“遵守5年规则将为卫星运营商带来额外的成本”。另一方面,ESA领导人Jan Woerner在巴黎航天局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“我个人认为25年太长了。因为巨型星座的出现,我们必须在更短时间内开展工作”。具体情况,这就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了,不被利益方裹挟,客观的研讨至关重要。总体上而言,在新的形势下,以往的太空法规确实逐渐变得不适应时代,需要有新的法规出台。目前这些巨型星座的建设者为了自身的利益,可能不会顾及太多,甚至也不愿意做太多的工作,影响天文观测这一点上,也是各方努力了两年才勉强得到改进。对于西方世界而言,即使有了政策,他们往往也是破坏政策的一方。但是,有更严格的政策出来,总比没有好。不论外界如何,我们应该在这方面,主动做点事情,不仅利于他人,也利于自己。